体育 >  > 正文

打造上海垃圾分类回收数字化地图

2019-02-25 17:06:27  

5034

“垃圾怎么分类啊?那以后倒垃圾岂不是很麻烦?”看到小区门口突然多了四个“特殊垃圾桶”,上海市民朱阿姨不禁和邻居们谈论起来。那里原本是大家最熟悉的垃圾箱房,随意摆放几个黑色垃圾桶。朱阿姨每次出门,都会顺手把家里的垃圾带上,哪个桶空着,就扔哪一个。

随手一扔确实方便,但这样的习惯很快就要行不通了。自2019月7月1日起,《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》将正式开始试行,这意味着,上海即将迈入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时代。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代表,上海还自我施压,力争在2019年内,让70%以上的居住区实现垃圾分类实效达标。

民生无小事,“强制”与“力争”都是必要性和紧迫感的体现。数据显示,目前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堆存量超过80亿吨,并且以每年10%的速度在递增。对于有着约2400万常住人口的上海来说,每天生活垃圾的清运量更是达到2.6万吨。

如果视若无睹,未来何以期待?于是,一场让垃圾分类变成新时尚的浪潮就此展开。不难预见,这将是一场持久攻坚战。只有全民完成从垃圾分类“理论派”向“行动派”的转变,让环保意识“入脑入心”,垃圾才不会随处流浪。

[现状]

不是我不想分类而是不知怎么分

“不是我不想分(类),是我不知道怎么分(类)。”朱阿姨指着那些“特殊垃圾桶”说道。

尽管,垃圾箱房上已经清楚标注可回收物、有害垃圾、湿垃圾和干垃圾的分类字样,但对于年过花甲的朱阿姨来说,要分清和牢记各类垃圾的归属,实在不是一件易事。

分不清四类,并不代表居民没有垃圾分类意识。事实上,上海在垃圾分类领域的探索早已不是一朝一夕,只是当“二类”变成“四类”,大家的意识和行动就有些跟不上了。

据新闻晨报·周到《垃圾分类小调查》数据显示,有超过50%的受访者,会将饮料瓶和报纸等可售卖废品单独收集处理,其余垃圾则按照可回收与否或者干湿两类来分类。

在公众场所,面对“可回收”和“不可回收”这样更为明确指示的垃圾桶,大部分人都会按要求来处理,只有大约6%的人群表示不会分类。

朱阿姨坦言,她家现在一共有两个垃圾桶,一个用来装厨余,另一个用来装其它垃圾。“只能做到这样子了,难道要拎着垃圾袋,在垃圾桶前面再来分(类)吗?”

不过换而言之,也正是因为居民已经具备一定垃圾分类意识,“垃圾四分类”的普及与推广,才不会太过困难。

调查数据还显示,有近80%的受访者认为,虽然不太清楚垃圾分类和回收处理的方式,但他们非常希望能够了解,而扔垃圾时缺乏相应指导和相关宣传不到位,则是他们认为在实施“垃圾四分类”时遇到的两大问题。

[全球]

垃圾分类已成一种“国际时尚”

垃圾分类,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都已经是一种社会新时尚,当地居民都是垃圾分类和处理的“行动派”。

当然,这一步并非一蹴而就的。让垃圾分类变成一种潮流,日本花费了将近40年时间。资料显示,早在20世纪60时代,日本曾因经济高速增长而受到严重工业污染,那一刻,改变迫在眉睫。

除了时间上的沉淀,严格和完善的管理体系,也有助于垃圾分类的践行。比如,日本各地区都有特定的垃圾回收时间,居民需在规定日期内将该种垃圾用指定垃圾袋装好,放到回收点。

以可燃垃圾为例,如居民在该类垃圾回收时段内,拿出其他分类的垃圾袋,回收人员不仅会在袋子上贴上警告语,不予回收,情节严重还可能罚款。

在英国部分地区,那里对垃圾箱种类有着细致划分。有回收衣服和鞋子的,有回收吹风机等小型家用电器的,还有专门回收树枝和落叶的垃圾箱等等。

这些,都是我们在对标国际、形成自己环保新时尚时可以参考和借鉴的经验。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陈怡良认为,一方面要继续提升公民参与度,不仅是政府加强对居民的环保教育工作,还要加大宣传力度,鼓励大家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。

另一方面,日本之所以能取得如今的成效,和当地在垃圾分类方面拥有健全的法律法规有很大关系,而这一点恰恰是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的。

上海,过去20年在垃圾分类和处理上,打下了一定的底子,如今到了“动真格”的时候了。

[探索]

支付宝让垃圾分类成为“新时尚”

为了跟上国际步伐,推动垃圾分类新时尚的形成,上海率先“动起了真格”,首当其冲是对现有配套设施进行补足和更新,毕竟硬件条件的完善是垃圾分类的基础和标配。

数据显示,目前上海17000多个定时定点垃圾箱房,已经有近万个完成更新改造;在公共区域,也有40000多个道路废物箱完成了分类标识规范,日后,箱子还将贴上垃圾分类的规则和知识。

除了这样的大型改造,上海还在细节方面下足了“绣花”般的功夫。2018年12月,上海标准家用垃圾袋和垃圾桶在部分商超开始售卖。比如垃圾袋分为干、湿两种,分别对应垃圾桶的标识颜色,方便居民分类投放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干垃圾袋上还有4个孔洞,一旦居民误将湿垃圾装进干垃圾袋,就可能会滴水,以此来提醒大家不要混装。

在软件方面,垃圾分类网络和再生资源回收网络的“两网融合”,大大提升了居民的垃圾回收体验。

同样是2018年末,支付宝与“两网融合”合作,在上海率先试点“垃圾分类回收平台”。也就是说,居民只要通过支付宝App,即可预约上门垃圾回收,最后还能换钱换物,和寄快递一样方便。

家住静安区的李阿姨,之前就在女儿的指导下感受了一回新技术,将闲置近两年的旧电视机和一些塑料瓶旧报纸都卖掉了。“旧电视机卖了100块,其他废品不值钱,就换做了积分,以后还能兑换鸡蛋、洗发水之类的生活用品。”

目前,这一试点只在静安区彭浦新村街道和江宁路街道等100多个小区试点,但未来很快将在全市推广。

静安区彭浦镇市容绿化管理所所长郭蕾对这一模式,给予了充分肯定。“过去关注垃圾回收的多是老年人,年轻人嫌麻烦。而老人又要自行寻找回收员,心有余力不足。现在手机点一点就能回收,既为环保做贡献还能得实惠,吸引了不少年轻人。”

[时机]

互联网助力弯道超车并非难事

显然,垃圾回收链路线上化,是结合“互联网+”所带来的一种成果。在互联网的助力下,不仅为“新时尚”的形成按下加速键,也让我们的弯道超车有了更多可能。

比如支付宝在上海试点“垃圾分类回收平台”,就属于全国首创,而放眼全球,数字化经济则是中国近年来的一大领先优势。

有了技术的加持,不单单是居民回收垃圾方便了,更重要的是,数字化能够让“垃圾变成数据”,让数据拥有“说话的能力”。

除了垃圾分类回收平台,支付宝还与上海金桥再生资源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合作,推出了垃圾智能设备铺设。居民只要使用支付宝App,扫一扫垃圾桶上的二维码,再将垃圾丢入对应的干、湿、有害等分类垃圾桶中,垃圾桶便会自动计算重量,并给予用户一定的现金或积分。

支付宝垃圾分类平台的负责人杨威表示,智能垃圾桶记录干湿垃圾的丢弃重量、比例,就能形成以社区为单位的上海生活垃圾的大数据地图,从而帮助政府更好决策垃圾分类、回收基础设施的建设布局,灵活调配不同种类的运输车辆、指定最合理的运输线路,提升垃圾回收效率。

此外,近年来,关于垃圾分类回收的政策可谓频频出台,也给相关技术发展带来了东风。2017年,《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》正式发布,将全国垃圾分类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高度。到了2019年,上海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高票通过《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》,这意味着上海的垃圾分类工作,终于纳入法治框架。

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。尽管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是一场持久攻坚战,但已经“动起真格”的上海,必然将扛起大旗,成为这场战役的“开路先锋”。

关键词: 责编:
5034

相关阅读 换一换

推荐图片

普陀“教育童行”病房学校入围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普陀“教育童行”病房学校入围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全面推进“健康普陀”取得实效 全面推进“健康普陀”取得实效

热闻推荐

娱乐

消费中国网版权所有

客服1QQ:616051435 客服2QQ:507604301